
“光明宝贝”公益项目启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可申请资助
2023-03-16
3月15日,由深圳市眼科医院联合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共同设立的“光明宝贝”公益救助项目启动仪式在深圳市眼科医院举办。该公益项目将面向深圳市外的经济困难家庭,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免费筛查和手术治疗费用支持。深圳市眼科医院院长张少冲、副院长张国明、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胡丽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等参加启动仪式。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全球儿童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可防可控,做好ROP防治工作,可以有效避免早产儿致盲。大部分ROP患儿还伴随其他全身性疾病,前期的治疗费用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深圳市眼科医院自2003年7月起开展早产儿眼病筛查,为国内首批开展此项目的医疗单位,通过积极与外院新生儿科广泛开展ROP防治合作,培养相关筛查人才,实现了深圳地区ROP零致盲,总筛查超过30000名早产儿,治疗了1800余例重症ROP患儿,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2014年以来,医院小儿眼底病团队开展“儿童致盲眼病筛查与抢救性治疗”福彩公益金资助项目,近300个濒临失明的深圳患儿家庭接受资助,极大缓解了市内早产儿家庭的经济负担。目前,深圳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体系已趋于成熟,但深圳市外,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医护人员对早产儿视网膜筛查的诊疗认知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大量深圳市外地区ROP患儿也亟需帮助,面向市外的“光明宝贝”公益项目应运而生。 启动仪式上,张少冲院长首先对中兴公益给予“光明宝贝”公益项目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光明宝贝”是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和医院因爱相聚、共赴光明的公益救助项目,希望在医院医疗影响力下,这个项目能将公益散播全国各地,落实落细,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患儿家庭。 胡丽秘书长表示,一次手术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希望通过设立“光明宝贝”专项救助基金,可以让深圳市眼科医院的医疗技术惠及更多有需要的早产儿群体,让更多欠发达地区更重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和治疗,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同样光明的未来。 为将公益落到实处,3月1日至3日,深圳市眼科医院专家团带队赴旺苍进行调研活动,与对口帮扶的四川旺苍县人民医院联合开展小儿眼底公益筛查活动,并搭建起合作共建救助平台。这也是首个由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支持的偏远地区ROP免费筛查点。张国明副院长表示,医院作为“光明宝贝”项目牵头医院,将充分发挥医院在深圳市ROP防治合作联盟中的牵头作用,不断规范早产儿视网膜疾病诊疗模式,助力深圳地区ROP防治模式向全国推广,服务更多早产儿眼病患者,通过规范化的早期筛查、早期治疗帮助患儿争取光明,为新生儿视力保驾护航。启动仪式后,医院和中兴基金会双方领导前往诊区探望了首例受助的患儿及家属。 资助申请 1、资助对象要求: (1) 经深圳市眼科医院至少2名专家确诊需要治疗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 (2) 由深圳市眼科医院专家完成治疗(含外院会诊手术)。 (3) 家庭经济困难且未申请过其他公益救助金。 2、报销流程及需要提供的资料: (1) 出生证复印件(已办好出生证)/新生儿科医院的出院小结(未办好出生证); (2) 《家庭经济困难说明》原件,或低保证明复印件,查验原件; (3) 《光明宝贝救助项目申请表》,申请表的下载可联系项目组; (4) 检查和治疗相关费用的发票; (5) 署名的《申请承诺书)。 资助申请相关材料准备齐全后递交至深圳市眼科医院二楼门诊部D区205诊室。有需求的家庭,可通过电话18925255268提前联系何护士。

深圳市眼科医院召开2022年度科室负责人考核述职会
2023-01-19
为深入贯彻医院新发展理念,充分调动医院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好各科室管理工作以及增强团队凝聚力,2023年1月12日,深圳市眼科医院在四楼多功能厅召开行政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的考核述职会,医院领导班子及各行政职能科室、临床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深圳市眼科医院副院长张国明教授强调了述职总结工作的重要性,述职会是将各部门、各科室一年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的交流会,方便各科室吸收取得成绩的经验,分析工作存在的不足,使各科室更加清晰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希望各科室负责人高度重视,保持公正公平的态度对科室进行评价。 在会议中,医院各科室负责人依次进行述职,从三重一大执行情况、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科室专业创新能力、明年工作计划和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述职汇报,用翔实的数据和成效充分展示2022年的工作业绩,以开创工作新局面的信心制定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医院领导班子及考核小组全面、客观地对述职科室进行评分。 评分结束后,深圳市眼科医院副院长汪建涛教授作发言总结,他提出加强学科建设是建设高水平医院的必由之路,各科室要树立新理念,拓展新思路,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以计划为抓手,以目标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学术队伍,构建高质量学科平台,齐心协力为医院的发展作出贡献。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全体员工共同努力进一步将目标和责任落实到位,持续保持昂扬的斗志和激情,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与医院一同进步。消息来源:人力资源部
最新来院就诊须知
2023-01-10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根据我市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要求,为更好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深圳市眼科医院对就诊服务的防控措施调整如下: 一、为保护您的安全,进入医院的所有人员,需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并接受体温监测。 二、如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的眼疾病的患者,请前往医院的发热诊室就诊。 三、为避免交叉感染,门诊实行”一人一诊一室”,候诊时自觉保持1米距离,不聚集,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消毒。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后续将根据疫情发展形势的变化动态调整医院相关防控措施。 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深圳市眼科医院2023年1月10日
最新来院就诊须知
2022-12-13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根据我市疫情防控形势及工作要求,为更好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深圳市眼科医院对门急诊及住院服务的防控措施作如下调整: 一、进入医院预检分诊的人员需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执行“四必查一询问”,查看粤康码、核酸检测结果,并接受体温监测和流行病学史调查。 二、新入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持 24 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办理入院及陪护手续。 三、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以及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的患者,请到深圳市定点医院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后续将根据疫情发展形势的变化,动态调整医院相关核酸检测频率及防控措施。 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深圳市眼科医院2022年12月13日
最新来院就诊须知
2022-12-07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根据我市相关疫情防控优化政策,为更好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深圳市眼科医院对门诊、急诊及住院服务的防控措施作如下调整: 一、对所有进入医院的人员查验健康码绿码、执行“四必查一询问”(查健康码和行程码、体温、口罩佩戴情况、健康申报卡,询问流行病学史和新冠肺炎“十大症状”)。 二、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凭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办理入院,入院后距其核酸采样时间间隔24小时以上再次进行核酸采样。住院患者不探视、非必要不陪护原则,患者确需陪护的要落实“一人一陪”。 三、在就诊过程中有流行病学史和新冠肺炎“十大症状”的人员,请主动向医院工作人员报备。如有可疑症状的患者请到定点发热门诊(诊室)就诊。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后续将根据疫情发展形势的变化,动态调整医院相关防控措施。 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深圳市眼科医院2022年12月7日
最新来院就诊须知
2022-11-28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根据我市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及防控要求,为更好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深圳市眼科医院对门诊、急诊及住院服务的防控措施作如下调整: 一、普通门诊查验就诊及陪同人员的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对0-3岁就诊儿童不查验粤康码,但需查验陪同成人的粤康码、行程卡。 二、 急诊就诊患者除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外,同步进行核酸采样,患者无需等待核酸检测结果。 三、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在入院前完成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办理入院及陪护手续。如更换陪护人员,需要提供进入病房前三天每日核酸检测阴性结果。 四、进入医院前请现场扫“场所码”,查验“行程码”、填报“健康申报卡”,如有体温≧37.3℃等新冠“十大症状”的患者,请到发热门诊看诊。 五、外地返深人员请主动进行申报,并按照圈层指引完成相关管控措施后方可来院。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后续将根据疫情发展形势的变化,动态调整医院相关核酸检测频率及相关防控措施。 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深圳市眼科医院2022年11月28日
关于调整门急诊核酸检测频次等常态化防控措施的通知
2022-11-14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根据我市疫情防控形势及工作要求,为更好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深圳市眼科医院对门诊、急诊及住院服务的防控措施作如下调整: 一、门急诊就诊患者及陪同人员须持48小时内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就诊,如无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同步核酸采样(如有24小时内采样记录,无需再核酸采样),无需等待核酸检测结果。 二、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在入院前完成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办理入院及陪护手续。 三、进入医院前请现场扫“场所码”、填报“健康申报卡”,如来自跨省跨市人员或有流行病学史的人员,请主动向预检分诊工作人员报备,如有体温≧37.3℃等新冠“十大症状”的患者,请到发热门诊看诊。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后续将根据疫情发展形势的变化,动态调整医院相关核酸检测频率及相关防控措施。 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深圳市眼科医院2022年11月14日

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业组年度盛会顺利召开
2022-10-29
为持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眼底病及其他相关眼病的诊疗水平,10月29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主办,深圳市眼科医院承办的“2022年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业组学术论坛暨眼底病诊疗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召开。大咖云集,推动眼底病专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名誉主席、广东省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余敏斌致辞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等患者不断增加,对临床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挑战。这次学术会议的召开,汇集了国内知名专家一起分享眼底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诊疗新技术,希望广东省和粤港澳大湾区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能得到更好的提升,为眼健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大会名誉主席、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分会名誉主委葛坚莅临指导并给予支持。他表示,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业组学术盛会为广大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眼底病诊疗的平台,专家齐聚交流经验,年轻医生也受益匪浅。相信学术盛会能够更好地推进粤港澳地区眼底病专业的诊疗水平,培养更多眼科人才,服务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大会主席、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眼底病组组长、深圳市眼科医院院长张少冲教授向莅临的领导、专家、眼科同道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希望眼科同道通过此次大会有所收获,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眼底病专业向更高水平不断发展。张少冲教授称,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业组自2017年正式成立以来,秉持着务实、进取的态度,助力省内各地守护百姓光明。专业组每年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大会,努力为区域内的学术水平提高、眼底病专科医生的技能提升、学科建设发展提供切实有用的平台。 大会由深圳市眼科医院眼底病科陈璐主任,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眼科廖海兰主任、深圳市眼科医院眼底病科陈青山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孟倩丽教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冷云霞主任、深圳市眼科医院眼底病科马大卉主任,深圳大学总医院眼科蔡莉主任分别主持。共享最新进展,共讨前沿热点 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1位专家分别通过线上和线下作主题演讲。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余敏斌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许迅教授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迟玮教授4位专家指出眼底疾病治疗的重难点,畅谈眼病诊疗的热点问题,分享目前取得的进展。 深圳市眼科医院张少冲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丁小燕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余洪华教授和深圳市眼科医院张国明教授4位专家就眼底病领域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梳理重点难点手术诊疗精髓,传授手术难点、要点,实施精准治疗。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李涛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张钊填教授和深圳市眼科医院陈璐主任3位专家分享了眼底病创新诊疗方案,就眼底病几类疑难手术提出治疗方案,优化策略介绍创新治疗的探索方向。 会议现场,嘉宾们讨论热烈,思想碰撞活跃,来自各地的眼科同道们畅所欲言。参会学员纷纷表示,此次论坛内容精彩丰富,受益匪浅。 会议最后,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业组副组长、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迟玮教授为本次会议的圆满结束作总结: “在张少冲教授的引领和带动下,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学组取得巨大的飞跃,整体诊疗水平有了飞速的进步,在全国的学术影响力也有巨大的提升。在此给张院长致以崇高的敬意!本次大会内容非常丰富,感谢各位专家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眼底病医生提供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学术盛宴。通过本次会议,我们形成了一个以广纳真知灼见、广聚学术资源、广交学术人才的团体,让我们学习了知识,增进了友谊!期待明年再相聚!”聚焦诊疗与平台建设,造福眼底病患者 本次大会是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业组的2022年度盛会,会议以提高疑难眼底病诊疗为主旨,汇聚了眼底病科、小儿眼底病科、青光眼科等领域的顶尖专家,一同讨论全生命周期的眼底病诊疗和其他相关眼病诊疗的热点问题、前沿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共话学术前沿,共谋创新发展。大会的召开将进一步促进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眼底病诊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惠及更多眼底病及其他眼病领域患者。 深圳市眼科医院作为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主委单位,眼底病专业组组长单位,多年来已形成一套科学化、标准化、先进化的眼底病诊疗系统。医院眼底病科作为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一直以来致力于眼底病诊疗与平台建设并取得有效成果。借助群英荟萃的学术论坛,深眼医将继续聚焦眼底病科诊疗与平台建设,持续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诊疗技术能力,为更多眼底病患者及其他领域眼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眼健康保障。
最新来院就诊须知
2022-09-29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根据目前疫情防控的要求,为保障您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现对医院就诊核酸检测要求通知如下: 1、进入门诊的人员要扫“场所码”,查实时健康码和行程码、体温、口罩佩戴情况、健康申报卡,询问有无发热等新冠十大症状;就诊及陪同人员来自没有疫情的行政区,原则上查验其 48 小时核酸检测 阴性结果或当日(24 小时内)核酸采样记录;就诊及陪同人员来自有疫情(有高中低风险地区)的行政区,按照该行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告要求查验其核酸检测时段的阴性结果。 2、急诊就诊人员按照预检分诊核酸查验要求执行外,同时进行先核酸采样后诊疗(如有24 小时内核酸采样记录,无需再核酸采样。对急救患者先抢救后采样),患者就诊结束后无需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即可离开。 3、发生本土疫情期间,新入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均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结果办理住院(危急重症等除外),至10月30日前,所有入院患者及陪人核酸检测执行入院后前3日每日一检,其后保持每周至少一检的频次。 深圳市眼科医院2022年9月29日

第五届粤港澳ROP国际论坛顺利召开小儿致盲眼底病防治工作又出新成果
2022-08-28
8月26日至28日,为加强学术交流,由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视觉康复分会主办,深圳市眼科医院承办的“第五届粤港澳ROP国际论坛暨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视觉康复分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新生儿致盲性遗传眼底病诊治进展及遗传咨询学习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深圳顺利召开。搭建全国学术交流平台为新生儿视力保驾护航 8月26日下午,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林汉城、深圳市龙城医院院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侯任副主委王玉林和深圳市眼科医院院长张少冲的精彩致辞拉开了大会的序幕。 林汉城主任肯定了深圳市眼科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与防治工作的成效,他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学习班打造成深圳地区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小儿眼底病学术盛会平台,打造成为学术成果精品的创新平台,推动搭建全国各地综合性、跨学科、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 王玉林副主委表示,开展新生儿眼底筛查有利于早发现、早干预,使康复医学与小儿眼底病专科治疗达成无缝衔接,这也是视觉康复前移的体现。新生儿致盲性遗传眼底病诊治进展及遗传咨询学习班的举办,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探讨新生儿眼底病最新筛查、诊断、治疗方法,提高早ROP筛查与康复治疗技术水平。 张少冲院长表示,希望各位眼科、新生儿科及视觉康复领域的专家对儿童眼底病筛查、诊断、治疗工作建言献策、分享智慧,从而不断规范早产儿视网膜疾病防治联盟医院的筛查、诊疗模式,提高粤港澳大湾区ROP筛查技术水平,为新生儿视力保驾护航。 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眼底病、视觉康复领域30余名专家进行线上线下授课,共同分享国内外小儿眼底病及视觉康复最新研究成果,累计4万多人次在线观看会议直播。成立视网膜母细胞瘤国际诊疗中心强强联合服务更多患儿 作为在婴幼儿眼病中,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发病率约为2万分之一,是一种致命的癌症。自2003年起,深圳市眼科医院小儿眼底病科就具备RB激光、冷冻等局部治疗的能力。近些年,深圳市眼科医院小儿眼底病科在RB筛查和治疗领域,与我国内地、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众多国家和地区各大眼科中心开展广泛合作。 为进一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广大患者的需求,深圳市眼科医院与深圳市儿童医院联合成立视网膜母细胞瘤国际诊疗中心,8月27日大会举行了揭牌仪式。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视觉康复分会会长、深圳市眼科医院副院长张国明表示,未来医院将携手深圳市儿童医院开展密切合作,为深圳及周边地区RB患儿提供国际化的诊疗服务,RB国际诊疗中心将开展筛查、全身化疗、局部动脉化疗、局部治疗等综合疗法,助力全国RB诊疗水平的提升。会议上各专家进行精彩RB治疗方式分享、围术期管理和指南解读。深圳地区ROP防治模式成熟建立小儿视力残疾临床康复前移运行体系 ROP是以视网膜缺血、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为特点,发生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一种不可逆的视网膜病变,一旦错失早期治疗机会,将会给患儿造成不可逆盲。深圳市每年出生的早产儿数量约有2万人,其中有10%的早产儿会发生ROP,大约有5%至18%的患儿会因此失明。 深圳市眼科医院最早在深圳开展ROP筛查工作,自2003年起,在张国明教授的领导下,医院联合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率先在广东省内开展ROP筛查、防治工作,填补深圳市ROP的规范筛查与综合治疗的空白;并于2018年正式成立了“深圳市ROP防治合作联盟”,合作单位已达33家,形成了国内特有的“深圳地区ROP防治模式”。20年来,这一防治工作已对两万例高危早产儿进行了ROP筛查,成功救治和减少了1500多例盲童。2004年至2021年ROP发病率从12%降至9%,重症ROP发病率从5%降至3%,实现了深圳地区ROP零致盲。 张国明副院长在会议中指出,深圳市眼科医院在“ROP防治体系应用”和“深圳市低视力康复体系建设项目”基础上建设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小儿视力残疾临床康复前移运行体系,通过早期筛查、早期干预与治疗帮助患儿疗获得良好视力。同时,有效地将治疗效果不佳或视力残疾等有视觉康复需求的群体康复前移,无缝衔接到视觉康复阶段,提供全程、全面、高质量的视觉康复服务,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儿童视障康复效果,还助力其回归社会,进行正常的教育与生活。学习班学员培训中 本次大会多位专家进行经验分享,全国眼科、新生儿科专家和各地学者进行病例的学术问题交流,共同探讨小儿眼底病诊疗方法,并开展新生儿致盲性遗传眼底病诊治进展及遗传咨询学习班,深圳市眼科医院小儿眼底病团队的专家为来自全国各地基层医院的学员进行ROP筛查及诊疗实用技术现场培训。深眼医宣(完)